近年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一方面經濟放緩、消費放緩;另一方面,大量的高增長公司仍在不斷涌現。原因很簡單,中國從來不是一個單一經濟體。
自去年提出“第三波人口紅利”之后,創新工場今年再次提出迭代的“經濟魔方”理論。
在創新工場管理合伙人汪華眼里,中國是由人口地域、發展階段、前端后端和不同分化的行業所分割的一塊魔方。中國不是單一經濟體,它就像是一塊魔方,是由人口地域、發展階段、前端后端和不同分化的行業所分割的多元經濟體。每個維度和每個不均衡都構成了新的子平臺機會,市場顛覆式的機會仍在迸發。
多元經濟體
在北上廣深一二線城市早在三四年前就已完成了移動互聯網化、電商化。但是四五線城市和年紀比較大的中老年的人口,在近年才深度用上移動互聯網和在線支付,嘗試第一次電商購物體驗。汪華說,“這也是為什么過去那么多年,大家都覺得阿里、京東把電商都已經做完了,但是又冒出拼多多等公司。”
在中國,TMT公司的發展機會遠不是只有第三階段信息科技的機會。以支付交易為例,在美國,因為很多傳統公司在第二階段發展得非常強,所以很多第三階段的公司很難真正做大。“比如說在美國傳統VISA和銀行非常強,美國線上支付發展會非常難。但中國的實際情況是,線上支付發展起來了之后,線上支付的這些公司反而在整合傳統的銀行。所以在中國如果任何一個成功的科技公司,它能發展到的規模上限遠比美國的一家科技公司在單一市場能做到的上限要大得多。”汪華說。
海外市場也蘊藏“新大陸”。中國多元經濟體發展出了非常多新模式和新產品,非常適合東南亞、南美、中東、非洲地區 。華為、小米這些公司已經從第一時間出海,它不僅僅只做中國的市場,也會做跟中國對應經濟體類似的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人口地域、發展階段、前端后端、不同的經濟體的行業發展速度不同,構成了中國多元經濟體的魔方;AI自動化、消費升級、下沉市場,海外市場,就是對于創新工場提出的“魔方經濟體”所對應的各自主線的投資機會。而這里面每一個子塊、每一個不均衡、每一個錯配的地方,都會孕育出下一個子平臺領導者。在阿里、騰訊之外,在各自魔方塊領域里,中國依然會產生特別多的平臺級公司。
AI黑科技落地
汪華說,接下來的AI投資就是要去跟中國各行各業進行結合,把中國的后端效率大幅改進。而這個機會將不會小于過去幾年阿里、騰訊那些前端的互聯網巨頭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創新工場合伙人方益民認為,目前值得關注的AI技術有硅光集成電路、動態序列傳感器、區塊鏈的技術。而在AI落地的相關垂直領域,這些技術的發展有望在醫藥領域、高精地圖研發流領域、倉儲物流領域等發揮強大作用。
方益民表示,光計算目前要實現通用的高性能計算還有難度,但是用在專用領域,已經開始有人做一些很有效的嘗試。而動態序列傳感器現在最適合的就是機器人視覺和自動駕駛的汽車里面的傳感器,他預計今年到明年應該會有一批專注高精地圖的新的獨角獸級別的公司誕生。
OMO場景重塑
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說,創新工場從去年到今年消費賽道上,抓住兩個最重要的趨勢:一是第三波人口紅利,強調的是在各層級的互聯網市場中不同人群消費能力的逐步釋放。二是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線上線下融合帶來的新場景和新機會。
2018年以來宏觀經濟變化:增速放緩,行業出現分化,開始發掘新的結構性機遇。
首先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下探和大眾人群的剛需消費持續增加。這使得大眾品牌的增長率攀升,從而擴大了市場,帶來了更新更好的投資機會。其次是新經濟周期下的消費新主張。高顏值的平價渠道和商品走俏,如網易嚴選、名創優品等。
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認為消費領域的最大宏觀方向是升級,而高顏值的平價市場是未來一段時間最有機會的挖掘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