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產業鏈的繁復程度、跨領域融合度、智能化高度前所未有,整個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安全保障支撐,以及商業化落地等方面,充滿機遇與挑戰。
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新興產業,中國汽車行業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力量正在不斷向上突破。 智能網聯汽車如何走出一條獨特的,符合中國產業實踐的“中國方案”,是中國汽車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布局。
在技術路線探索與產業體系建設上,中國率先提出了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理念,并逐步達成產業共識,使得我國實現了智能汽車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并最終贏得汽車產業變革的發展先機。
隨著頂層規劃及產業政策日趨完善,技術研發的不斷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邁入了新階段,行業在系統功能定義、關鍵技術架構、安全生態構建和商業落地實踐等方面存在著亟待突破的發展瓶頸,如何引領“中國方案”安全落地,成為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破局勝負手。
何為智能網聯“中國方案”
簡而言之,中國方案即: 有別于國外的,具備中國本土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智能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的技術路徑和產業方案。中國方案從頂層設計到產業政策、從技術路線探索到產業落地實踐,都具有強本地屬性,與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強相關的社會屬性。 其內涵有以下三個方面:
01必須符合中國基礎設施的標準
符合中國的道路基礎設施標準、信息基礎設施標、地圖數據標準、V2X通信標準、交通法規等。
02符合中國聯網運營的標準
符合中國要求的智能汽車準入、聯網運營監管、信息安全等相關標準。
03符合中國新體系下汽車產品標準
符合中國智能終端、通信系統、云平臺、網關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相關標準。
在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初期,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方案相比國際上的主流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技術路徑有比較大的差異。中國的方案更加關注車路協同,歐美國家的方案則更關注于單車智能。
比如,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主要通過攝像頭的視頻感知能力,靠強大的人工智能運算來提供智能駕駛的決策控制。而中國汽車產業則更加注重網聯化與智能化得深度耦合,形成了明確的C-V2X的路徑和領先的C-V2X產業體系。形成了單車自動駕駛與網聯式汽車融為一體的新產品、新模式、新生態。
近幾年,中國的智能網聯技術發展有目共睹,不僅超越了很多國外的競爭對手,同時也為全球汽車的智能網聯技術發展探索了新的方向。隨著中國方案的技術體系在中國道路的應用實踐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多的國外自動駕駛企業和整車企業已經開始接受中國方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方案已經逐漸成為了世界方案,但是在實踐方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得發展走得更深更遠,更具規模,也更有發展前景。
在技術方面,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逐步成熟,并且進入市場化應用階段,特別是以輔助駕駛為代表的技術正在不斷地突破,2022年新車L2級乘用車滲透率已經接近35%,正在迅速實現產業化推進。
同時,示范應用的加速,正在推進技術迭代與商業化推廣,國家通過封閉道路、公開道路、先導區,以及城市級的大規模應用在持續推動,目前已經實現了開放道路超過15000公里,累計測試總里程超過6000萬公里,測試牌照已經有2800張。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復雜的信息物理系統的典型應用,正在推動著技術產業新一輪歷史性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它通過新一代科技革命、通過智能化、網聯化對汽車產業進行產業重塑,并且形成了全球化的競爭態勢。
“中國方案”的架構體系
智能網聯的發展是跨領域跨行業的,它需要車、路、云、網、圖、安6個要素協同發展,涉及到城市的道路和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包括基礎設施改造,數字化基礎設施改造,5G移動通訊的網絡升級等,需要城市主管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和汽車廠商一起統籌布局、協調推進。
具體到汽車產品上,符合“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需要具備車路云一體化的架構,以及分層解耦、跨云共用的技術特征。
一方面,中國方案需要構建行業共識的汽車產品體系架構。
智能網聯汽車不僅僅是汽車的發展問題,更是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的典型信息物理系統。需要從這種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出發,來支持和開發新的產品,實現融合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方案要做分層解耦,跨域共用。
現階段,各個領域獨立平臺很難做融會貫通打通,只能做到簡單的輔助駕駛。如果把這樣的平臺進行重構,把基礎層和應用層分離,基礎層進行跨域共用,在通過的技術平臺下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政府管理,包括社會服務,包括娛樂服務,以及汽車企業最關心的自動駕駛等。
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首先需要建立智能網聯信息的物理體系架構,充分融合智能化與網絡化發展特征,打造人、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系統。
這一系統需要構建行業共識的汽車產品體系架構,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包括云控基礎平臺、高精度動態地圖平臺、車載終端基礎平臺、計算基礎平臺、信息安全基礎平臺五大新的中央部件和“新型汽車零部件”。
01 云控基礎平臺
未來在新的信息物理系統下,將遠距離協同決策和車載控制融為一體,需要強調云端的控制協同功能,通過集聚智能網聯駕駛基礎數據信息和公共服務資源,建立標準化的智能網聯駕駛數據通信與應用接口,打造行業通用數據服務與應用服務的基礎平臺,在這個云控基礎平臺之上,做應用層的服務。
02 高精度動態地圖平臺
高精度地圖的基礎數據平臺,包括交通實時信息與高精定位等,都需要專業的地圖公司、車企,以及車輛運營公司,高度協同,才能打通數據孤島,制定高精地圖的數據標準與交換格式,通過共性的高精動態地圖基礎數據平臺,提升價值效率,同時也能夠保障國家地理數據的安全應用。
03 車載終端基礎平臺
智能汽車的EE 架構已發生巨大改變,在未來新的信息架構中,需要建立多模式通信、多模式定位、智能網關一體化的新型車載終端基礎平臺,推廣車規級高端集成芯片、智能車載終端共性硬件平臺和整車在線固件升級通用方案,以及新型技術接口、平臺協議和相關系統基礎軟件。
04 計算機基礎平臺
智能網聯汽車計算平臺是未來汽車“大腦”,由基礎硬件和基礎軟件組成一個共性的基礎平臺系統?;谛滦椭悄芑w系架構,開發新型車輛總線、車載芯片級計算平臺和操作系統,推廣計算平臺架構標準。未來中國的計算基礎平臺,應該是車車、車路、車云、車路云融為一體的通用計算平臺。
05 信息安全基礎平臺
信息安全技術平臺是一個支撐平臺,不僅僅是軟件產品,還包括信息軟件架構和產品及安全基礎芯片等一整套相關安全體系,在端、管、云的布局,應用全新的、共性的、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防護共性技術,系統性安全防護架構體系,為行業提供專業一致的研發設計范式和研發設計工具鏈,構建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縱深防御安全架構和端管云縱深防御體系。
從大生態的角度,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離不開這些基礎平臺,但是這些基礎平臺不是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能做的,它需要有新的產業模式。智能汽車不僅是技術顛覆,也包括產業協作模式的顛覆,只有真正把這五個基礎產業平臺做好,才能真正支撐產業生態的快速持續發展。
云馳未來引領中國方案安全落地
智能網聯是未來汽車產業決勝下半場競爭的關鍵。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的物理空間、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中國已經走出一條以“中國方案”為標桿的生態聚集、產業融合的發展路徑。
但在當前,產業發展理念、技術路線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完全共識,智能網聯汽車不僅涉及汽車行業,還涉及到通信行業、交通基礎設施等不同行業,而不同的行業對智能網聯汽車跨界融合特征認識不足。
因此,在系統定義、功能架構、關鍵技術、信息安全等實施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局限,也會因此導致目前推進的一些產品方案是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重復的,很多系統的數據是封閉的,信息安全防護是滯后的等。數據系統的孤島化、基礎設施的碎片化、信息安全的滯后性,又會進一步阻礙產業的落地發展。
如何引領“中國方案”安全落地成為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破局勝負手。
2023年5月,云馳未來與國汽創新中心、東風商用車成立車路云一體化聯合創新實驗室,在開發驗證“中國方案”關鍵技術、完成“中國方案”商業落地實踐、塑造產業安全生態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致力為產業提供可持續化發展的示范作用,形成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破局力量。
結合多年技術積累和產業實踐,云馳未來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產品中央網絡控制器產品的多網互聯互通能力、SOA能力、V2X能力、多域融合能力、信息安全能力,實現整車分層解耦、跨域共享。在信息安全基礎平臺、車載終端基礎平臺、車載計算基礎平臺上不斷突破創新,支撐車路云一體化“中國方案”落地。
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新物態、新品種,需要有新的產品架構、新的研發模式和新的商業模式?,F階段,整個行業對智能汽車的產品定義、開發方法、流程、工具等尚未形成完整的共識,影響了中國方案的產業化推進。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領域,尚未形成共性的信息安全基礎平臺。
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是車路云一體化交叉融合的智能汽車發展路徑。智能網聯技術的合作發展,不僅僅體現在汽車廠商的前瞻布局與研發投入上,更體現在車、路、云、網、圖、安等各個要素上的協同研發。其中,信息安全是車路云一體化中國方案落地的基石。
作為智能網聯中國方案架構體系的五大組成部分之一,信息安全基礎平臺肩負著支撐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頂層設計理念安全落地的重要使命,需要盡快構建系統性安全防護架構體系,為行業提供專業一致的研發設計流程和研發設計工具鏈,通過共性基礎的安全技術與系統,為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提供安全支撐。
作為智能網聯領域“中國方案”的核心代表企業,云馳未來在智能汽車信息安全領域已經實現“中國技術”引領,擁有業內最先進的全棧技術能力和產品體系,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成熟度方面,可以提供共性的信息安全技術框架(Cyber Security Framework),包括整車級信息安全技術方案、零部件級信息安全技術方案、關鍵技術實施規范、軟件SDK及工具。為OEM及Tier1提供統一網絡安全服務,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的同時,保障產品可靠性、減少重復投入,為車型開發提供標準、可靠的網絡安全技術支撐。
云馳未來具備ECU/DCU信息安全開發、整車信息安全正向開發能力,并結合自動駕駛和軟件定義汽車等關鍵技術,基于軟硬結合、車云一體思路,構建智能汽車縱深防御的信息安全體系,覆蓋安全管理、安全開發、安全運營全過程,通過車云聯動實現從被動防御到主動防御、車型安全到品牌安全、當時安全到全生命周期安全的能力提升。
在支撐中國方案安全落地方面,云馳未來通過不斷的技術實踐,推動信息安全基礎平臺建設,服務整個行業和國家監管體系,持續引領在不同應用場景下中國方案車路云一體化的安全技術創新,打通計算、云端、高精動態、信息安全和整個產業應用的網聯和安全基礎平臺,致力于打造更加安全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標桿,加速智能汽車信息安全“中國方案”大規模量產落地,提升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領先優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