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0月11日上午,2025年度南京都市圈寧馬交界水域水上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南京市浦口區駟馬山干渠團結橋附近水域成功舉行。此次演練是南京和馬鞍山兩市深化都市圈合作、推動跨區域協調、實現流域化監管、促進協同發展而組織的層次最高、參演規模最大、科技賦能最強的水上應急救援綜合性實戰演練。
演練突出實戰化場景+流域化監管協同聯動機制,以船舶碰撞橋梁防撞墩引發人員落水、船舶破損進水、溢油污染為情景,串聯“水上交通管制、資源調集、人命救助、船舶堵漏、污染物清除、水質監測”等應急環節。在水上交通管制環節,南京與馬鞍山交通執法隊伍對上下游船舶進出實施管制,保障現場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在資源調集環節,依托南京市水上應急裝備庫,迅速調集救援所需救生、搶險及防污染設備物資。在人員搜救及傷員轉移環節,紅外搜尋無人機等新型裝備亮相,衛健委救護力量與藍天救援隊協同作戰,成功救起落水人員并成功轉運就醫。在污染物清除及水質監測環節,交通執法力量利用圍油欄和吸油氈快速回收水面油污,配合生態環保部門實施水質檢測,有效防止了污染擴散,保護了水域環境。
整個演練共匯聚兩市交通運輸執法、航道航政、生態環境、衛健部門和藍天救援等9家參演單位、12艘應急船艇車輛及10余臺(套)先進搜救裝備,參演及后勤保障人員近100人,全面檢驗了跨區域、多部門、多科目協同作戰能力。
江蘇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水上局局長魯威在演練點評中指出,本次演練情景設計逼真,實戰氣氛濃厚、針對性強,對提升交界水域水上應急救援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魯威強調,各參演單位要以此次演練為契機,系統梳理演練經驗,形成具備可復制性與可推廣性的操作成果;要深入推進流域化監管應用與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健全南京都市圈水上交通監管協同機制,著力提升區域水上應急能力水平,切實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交通執法總隊表示,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持續推進應急救援能力向“全域覆蓋、全時響應、全程可控”提檔升級,共同構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水上交通環境,為水上交通安全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通訊員 寧交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笪越
關鍵詞: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