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行星系統都應該與太陽系類似。直到1995年,第一顆主序恒星周圍的系外行星——飛馬座 51b(51 Pegasi b)——被發現,人們對行星系統的認知也隨之被打破。
飛馬座 51b簡直是一個怪胎:它擁有近似木星的質量和大約兩倍于木星的體積,卻運行在距離中心恒星平均只有0.05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為1.5億公里 )的軌道上,比水星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0.4天文單位)還要小得多。它繞恒星公轉一圈僅需要4天多一點,活脫脫一個敏捷胖子的喜感形象。
隨著KEPLER、TESS等空間探測任務的實施,天文學家發現了更多千奇百怪的系外行星系統,如同進入了行星動物園一般。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其中包含了七百多個多行星系統,這些多行星系統無一與太陽系構型相同。
系外行星的質量和軌道分布[3] 本文圖均為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微信公眾號 圖
天體華爾茲——近共振構型
關鍵詞:
奇妙
行星
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