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時代的加速到來正沖擊著傳統加密體系,這使得金融行業面臨著“現在竊取,未來解密”的重大風險,即黑客或已收集加密數據,待量子計算成熟后逆向破解密鑰,導致歷史數據全面泄露。
面對這場可能到來的安全變革,全球已進入PQC(后量子密碼)遷移的關鍵窗口期。2024年,NIST 正式發布ML-KEM(FIPS 203)、 ML-DSA(FIPS 204)、 SLH-DSA(FIPS 205)三項抗量子密碼算法標準,并發布CRYSTALS-Kyber(加密)、CRYSTALS-Dilithium(簽名)作為PQC標準,這標志著PQC技術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未采用PQC的金融機構可能面臨數據合規風險。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安全的核心陣地之一,亟需提前布局,構建面向未來的“量子護盾”。
作為深耕信息安全領域近30年的信息安全全棧服務商,信雅達以“量子安全+商用密碼”融合發展戰略,持續開展量子密碼技術研發,助力金融機構加速PQC遷移,構筑自主可控的量子安全防護體系。
01 技術先行:算法與協議雙輪驅動
算法優化與標準化完善
自2022年起,信雅達持續跟蹤Kyber、Dilithium、Falcon、SPHINCS+、Aigis-enc、Aigis-sig、LAC.PKE等算法的優化版本,積極參與國內標準制定,推動行業定制化參數。同時,創新研發“傳統加密+PQC”混合模式,降低計算開銷,有效平衡安全性與性能,并確保與現有系統的平滑過渡和無縫兼容。
抗量子密碼安全協議研究
信雅達持續研究抗量子計算的密碼協議和體系,包括標準 TLS、IPSec以及金融行業定制密碼協議等。現已基于行業應用特點,探索了抗量子的TLS 協議(在 TLS 握手過程中,采用傳統公鑰密碼算法與抗量子算法混合等方法)、抗量子的金融定制密碼協議(采用抗量子預共享密鑰、增加中間輪密鑰協商等方法)等。
02落地為要:行業級PQC遷移與合規適配
PQC部署是系統性工程,需兼顧安全性、合規性與業務連續性。當前,信雅達已助力金融、能源、醫療等關鍵行業客戶完成PQC升級工作,協助制定行業傳統密碼體系到PQC遷移過渡方案和相關協議的改造。
例如在金融行業的具體落地應用案例中,信雅達采用了混合密碼方案,即在系統中同時運行傳統的國密算法和創新的抗量子算法。其優勢是既能有效應對未來的量子威脅,又能確保現有業務的連續性和平滑過渡,不影響日常交易,通過標準的PCI/E接口插入抗量子密碼卡,讓現有服務器無需改造即可獲得抗量子能力。
同時,考慮到遷移不僅僅是簡單替換一個算法,而是構建一個整體的安全架構,案例中還構建了分層防護體系,實現從公鑰基礎設施(PKI)、簽名服務到安全網關的多層級防護。
03 產品矩陣:面向金融行業的PQC產品矩陣
基于深厚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信雅達已推出面向金融行業的PQC產品矩陣,覆蓋支付、安全通信、基礎硬件與密鑰管理等場景:
支付清算:金融支付/跨境支付PQC混合遷移方案、PQC量子安全支付中間件(pSPM)等
安全通信:PQC混合加密網關(pVPN)等
基礎硬件:PQC硬件安全模塊(pHSM)等
密鑰管理:PQC密鑰管理系統(pKMS)等
與此同時,信雅達正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專家,深入調研核心業務系統,制定后續PQC在主要業務系統的遷移路線及合規適配工作,確保金融業務在安全升級中持續穩定運行。
04 聯合攻關:共建PQC研發合作生態
PQC涉及lattice-based、hash-based、code-based等多種技術路線,單一企業難以覆蓋全部領域。對此,信雅達正積極聯合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組建PQC聯合攻關團隊,以產學研合作整合優勢資源,推進PQC核心技術的突破與課題申報,共建開放、協同、可持續的PQC研發生態。
(結尾)
量子技術的浪潮奔涌而來,唯有提前布局、扎實技術、深入場景,方能穩立潮頭。信雅達將持續以自主創新為基石,輸出具備行業標桿價值的量子安全解決方案,護航金融等關鍵行業筑牢堅不可摧的“量子護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