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屆中國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10月28日落下帷幕。記者從中國自行車協會獲悉,當前國內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預計到2050年時這個數字將達到4億輛。 鐘欣 攝
第36屆中國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28日落下帷幕。記者從中國自行車協會獲悉,當前國內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
2018年5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對電動自行車生產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嚴格規定,被稱為“新國標”。

江蘇綠能集團總經理王軍在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期間受訪時說,他們從2012年開始瞄準年輕消費者,主推時尚、運動、不平凡。鐘欣 攝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節能、便捷等特點備受青睞、發展迅猛,但隨著“新國標”的發布,電動自行車行業進入轉化過渡期,大批同質化品牌“朝不保夕”,逐漸被市場和消費者遺忘。
此次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部件交易會上,多個參展商推出了多款“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并融入智能化元素。有的創新使用高溫性能更好的陶瓷制動器及聯動剎車系統,有的配備了自主專利智慧防盜技術。
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理事長陸金龍表示,“新國標”在交通安全方面,對制動性能、速度、重量、寬度等提出要求。同時還注重消防安全,即對電機電池、充電器提出更高要求。
“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我們這些電動車生產企業要細分市場,鎖定特定消費人群。”江蘇綠能集團總經理王軍在受訪時說,他們從2012年開始瞄準年輕消費者,主推時尚、運動、不平凡,比如此次發布的最新終端SI標準“能量空間”2.0版本,以及運動型電動車產品供擁有年輕心態的客戶群體選擇。特點是外形光鮮,動力性能可以滿足復雜路況的挑戰。
有消費者表示,希望通過對出行工具賦予更多價值,用電動自行車引出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白天是白領麗人,晚上是運動達人”。(完) (記者 張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