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汪武兄妹與員工分工做面包。
顧客打卡汪武兄妹的面包店。
員工在給面包稱重。
汪武制作的面包。
合肥市廬陽區,不足10平方米的“培哥煙囪面包”店。形似煙囪的面包在烤爐上緩緩旋轉,焦糖色的外皮泛著油光,陣陣醇厚麥香在空氣中彌漫。店長汪武身著卡其色工裝圍裙,戴著藍色手套仔細擦拭煙囪面包的木芯模具,動作細致得仿佛在打磨一件藝術品。旁邊,他的妹妹汪勤專注地將裹好面團的模具擺進烤架。兩人配合默契,忙碌的身影在橙色主調的店鋪里穿梭,無論顧客如何開口,他們從不回答。
這是一家由聽障人士經營的“無聲”面包店。顧客點單全靠手指和打字,旁邊的提示牌溫馨告知“他們是聽損人士哦,請掃碼點單,有問題可以文字溝通”。
“家人給我取的小名叫培培,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個有擔當、不斷進取的人,這也是店名的由來。”汪武一邊通過手機打字交流,一邊抬起頭,眼神里帶著認真的神情解釋道。看著烤爐里漸漸成型的面包,汪武眼里閃起光芒:“最重要的是,希望有一份自己的事業?!?/p>
在“培哥煙囪面包”的團隊里,四位員工都是聽障人士。對于“培哥煙囪面包”的未來,汪武有著更多的設想:產品升級、開分店、為聽障人士提供更多崗位……
·合肥日報-合新聞見習記者 方妍 記者 蓋奧 實習生 翁淑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