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正在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的場景中。近日,全國首個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項目正式上線運行,不僅幫助稅企雙方在發票管理上實現降本增效,更打通了企業采購中的對賬支付環節,實現了企業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的升級。
據了解,“營改增”以來,隨著企業開具和接收的紙質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企業也面臨著用戶體驗差、發票風控成本高、發票管理效率低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即使推廣了電子發票,由于存在電子可復制、入賬報銷難等問題,電子化發票發展也受到一定制約。
區塊鏈技術的加入恰好解決了這一痛點。據此次項目的參與方中國太保集團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潘艷紅表示,開票電子化、受票電子化,是保險經營全流程電子化的兩個重要環節。與傳統電子發票相比,區塊鏈分布式、難以篡改、共享賬本的特性,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價值傳輸的成本,票方、受票方都是鏈上的節點,每個節點都可以同步共享與稅局端一致的發票信息,打通發票信息壁壘,報銷用戶可以直接運用取得的結構化電子數據,無需手工填寫發票信息,無需擔心紙質發票保管難題,用戶體驗將獲得大幅度改善。
此外,基于區塊鏈防篡改的巧妙設計,鏈上的各個節點基本上都無法擅自修改發票信息,杜絕了虛假發票,企業的發票風控成本大大降低。這也是區塊鏈電子發票與傳統電子發票最大的不同之處。
區塊鏈對于電子發票的全程參與,還可對發票相關的各個環節創建更清晰的追蹤渠道,呈現一張發票完整的生命周期。借助區塊鏈可追溯的特性,企業可以準確地獲取與每張發票相關的流程,在事前、事中、事后對發票準確定位、精細管理。
據潘艷紅預測,在推廣區塊鏈專票電子化后,未來的發票管理將更加節約、更加合規、更加智能。中國太保還將與京東在區塊鏈專用電子項目深度合作,實現企業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的升級。(張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