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個吉利的日子,但是A股市場和數字貨幣市場卻雙雙暴跌,慘不忍睹。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分別超過1%、2%、2%,而主流數字貨幣市場則整體跌幅超過10%,比特幣跌幅超過8%,以太坊跌幅超過10%,前期備受熱捧的EOS跌幅更是超過15%。一時間市場哀鴻遍野!
此外,《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今日A股收盤,區塊鏈板塊整體下跌1.74%。84只概念股中,下跌股票達到67只,只有12只股票上漲,1只平盤,4只停牌。
“今天的大跌,市場觀點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推遲了對擬議比特幣ETF的決策所導致,他們需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來審議是否批準首次在美國交易所交易該產品,最終決定將擬議比特幣ETF推遲到9月份。此外,國內要對幣市整頓、ETF前期炒作過高而應用過少都是下跌的原因。”對此,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韓永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韓永飛看來,此消息一出,整體主流貨幣全部順流而下,可見比特幣ETF對于市場的影響力,此前的一輪上漲,很多人都喜出望外,本以為可以一掃前兩個月跌跌不休的陰霾,但無奈,陰霾之后并無曙光。
成也ETF敗也ETF
事實上,在經歷了5月份的大跌之后,市場信心已經不足。此前兩個月雖然價格拉升不少,但歸根結底也是因為比特幣ETF有望獲批。7月份的時候,新一輪的比特幣ETF申請開始上演,比特幣愛好者的評論也幾乎淹沒了SEC,對于比特幣來講,這無疑是2018年最重要的事件,因此成為推動比特幣上漲的重要因素。
一位區塊鏈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員張佳(化名)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來講,比特幣ETF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它能夠吸引很多機構投資者進入,為比特幣帶來更大的資金流、提高流動性,更可以推動比特幣價格的上漲。除此之外,ETF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購買加密貨幣需要承擔存儲資產和交易所本身兩方面的風險,但是購買ETF不需要直接持幣,自然也不需要投資者去擔心自己的資產安全。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比特幣雖然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但很多人也期望它能與監管部門和平共處以謀長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特幣ETF獲批也意味著SEC態度的軟化,這樣一來,比特幣ETF獲批甚至可以為比特幣未來的監管奠定基礎。
但一直以來,SEC對于比特幣ETF的態度并不明朗,只要仔細查詢就會發現,SEC拒絕比特幣ETF已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3月10日,SEC歷時三年審查最終拒絕了投資者卡梅倫和泰勒溫克萊沃斯兄弟提交的比特幣ETF;3月29日,SEC又拒絕了另一家公司在2016年提交的比特幣ETF的上市申請。
市場寒冬未過
回看這幾個月的情勢,可見圈內的人們過得并不痛快,曾經被認為離錢最近的區塊鏈,如今也在步入資本寒冬。
數字貨幣價格查詢平臺coinmarketcap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總市值為4366.65億美元,5月減少為3352.18億美元,環比下降30.26%;6月份為2948.49億美元,環比下跌24.55%;7月份已跌至2739.19億美元,環比下跌7.1%。7月份已經不足4月份總市值的三分之二了。
另一方面,區塊鏈項目的破發率也節節攀升。根據火幣研究院的《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與趨勢報告》,進入2018年,數字資產眾籌項目融資金額環比逐步下降,4月份數字資產眾籌融資金額為11.45億美元,與2月高點的25.69億美元相比已縮水約55%。今年4月同時統計到眾籌成本價和首次上線交易價格的項目共有27個,其中有19個項目上線交易所的當天收盤價格低于其眾籌成本價,破發率為70.3%;5月份同時統計到眾籌成本價和首次上線交易價格的項目共有21個,其中有16個項目上線交易所當天收盤價格低于其眾籌成本價,破發率為76.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樣的形勢之下,資本進場多多少少有些遲疑。一位區塊鏈領域的投資人告訴記者,最近這一段時間,她已經很少出手區塊鏈領域的項目了,幾個月前,已經談的差不多的2000萬元的投資,最近也只能先出手100萬元,繼續觀察市場走勢。
九成的項目破發,交易活躍度下降,在這些投資人來看,當下市場處在大熊市,并且區塊鏈項目短期之內很難盈利,對于投資機構來講,斷不可貿然行事,謹慎才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今天的這一波跌勢,只能使得大家更加小心行事。
這樣看來,數字貨幣市場想要重拾信心再次出發,也只能等待下一次的重大利好了,而至于9月份的擬議比特幣ETF,沒有人知道會不會再次推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