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工信部統一規劃和部署工業互聯網發展以來,繼北京、武漢之后,國家頂級節點(廣州)于23日在會上正式啟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建設迎來密集啟動期,了解到,重慶等頂級節點建設也將陸續開啟。這意味著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將按下快進鍵。
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中心(籌)副總工程師劉越表示,標識解析體系頂級節點是國家工業互聯網核心資源和重要基礎設施,將成為支撐工業萬物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為企業每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等賦予唯一的“身份證”。標識解析體系將物理空間映射到數字空間,可以增強信息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域的共享和交互,打破工業企業相對封閉的體系。
大會現場展示了廣州國家頂級節點的物理環境、工作流程與主要功能,讓與會嘉賓直觀感受了廣州頂級節點與其他頂級節點的協同工作方式,以及為二級節點和應用提供完善解析服務的能力。
“廣東作為一個有雄厚經濟和產業基礎、走在改革前沿的排頭兵,在頂級節點開通后,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上也將走在全國的前列,”劉越在表示時表示,“改革的動力、制造業的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三者相結合,是廣東未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
工業互聯網提速解決“痛點”
工業互聯網作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加快數字化的重要引擎,在中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大會的嘉賓對話環節,廣東艾林克能源裝備總經理白純波提到了企業轉型之前的幾大困擾。其中,設備多樣性導致數據不標準,難以互通互聯與集成;低效的生產與日益增高的成本;無法掌握客戶的動態滿意度。其中效率低下更是今日受邀制造企業的共同痛點。蘑菇物聯提出三個“三”的解決方案,通過數據網盤、云服務、應用軟件這三個工具的三個不同版本,為艾林克產品的三個主體即制造商、代理商、使用方提供統一的采集數據,同時也增強了三個主體之間的溝通協作。
針對生產效率低下問題,云工工業科技在與深圳贛泰興精密五金的合作中,提出了“云工廠”這一方案。通過系統在線匹配,每個企業能夠分配到最適合自己的訂單。贛泰興精密五金有效利用了閑置停機的器械,成功縮減了運維成本,生產效率更是提升50%。
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工業互聯網企業通過通用能力賦能、生產能力分享、產品監控運維、供應鏈協同等辦法提升制造效率的經典場景,闡釋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的新動能特征。
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協作企業、產品、用戶等產業鏈資源,實現向平臺運營的轉變,打造數據驅動的生態運營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同樣是工業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保障。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賀東東用“樹大根深”來形容廣東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賀東東表示,到了廣東就像進入了一個的森林,廣東有36萬家制造企業,就像一個茂密的森林,對于工業互聯網,應該說是最肥沃的土地。“我們落地廣東以后,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里,為一批廣東企業做服務。”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旗在他的演講“工業互聯智造未來”中說,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一個代表未來的制造業發展方向,富士康集團也在從一個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到智能制造企業中聚集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富士康云,特別是多年積累的制造經驗和應用場景,并以此構建了一個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務的平臺,準備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
談及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IOT總經理庫偉表示:“我們的制造業企業完全不用擔心,我們制造業這么多年來,其實沉淀了大量的行業龍頭,我們要對現有的沉淀能力做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同時,我們認為智能制造不僅僅只是大企業的專利,我們應該要讓它成為中小企業的普惠。”
此外,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華為云BU總裁鄭葉來也向大家分享華為數字化經驗,助力企業進入智能化時代。關于工業互聯網的思考,他提到幾個觀點,第一,希望工業互聯網核心是工業,不是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首先要明確數據主權。第二,明確知識產權和保護商業機密,讓人放心。第三,實事求是的宣傳功效,解決客戶實際問題。第四,堅持開放的平臺,積極吸取全世界產業界先進的工具和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