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特斯拉公開通報“上海車展維權女”相關車輛發生事故前30分鐘內的數據。在車輛發生事故前的30分鐘內,車輛有超過40次踩下制動踏板的記錄。在駕駛員最后一次踩下制動踏板時,車輛時速為118.5千米每小時,在駕駛員踩下踏板、ABS后續介入后使得車速持續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那么,特斯拉公布數據是否可以澄清“剎車失靈”?特斯拉公開相關數據是否涉及侵占隱私?
特斯拉是否剎車失靈?
數據顯示,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的2.7秒內,最大制動主缸壓力僅為45.9bar,之后駕駛員加大踩下制動踏板的幅度,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92.7bar,緊接著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最大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140.7bar)并發揮了作用,減輕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統記錄了碰撞的發生。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速持續降低,發生碰撞前,車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這意味著,車輛以較高速度行駛,駕駛員開始踩下制動踏板力度較輕,之后,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并發揮了作用,提升了制動力并減輕了碰撞的沖擊力,制動系統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車速。
那么,有外界質疑,特斯拉事故車輛是否制動距離太短?剎車功能有無問題?為何這么短距離給到這么大制動力?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副院長姜立標介紹,評價汽車的剎車安全性能通常有2個重要指標,一個是剎車距離,即減速過程所經過的位移,另一個是踩剎車的快慢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