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推動著科學與社會共同進步。
當前,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蓄勢待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悄然開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社會性的挑戰日益增加。原始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決定著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在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但不管是理論研究、技術研發還是商業發展,科學技術創新都離不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有理想、有擔當、有野心的年輕人。
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多元化地區之一,擁有著一批批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創新青年。他們不斷提出新的想法,憑借自己豐富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以創新的方式應對挑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比如,總部位于印度尼西亞的 eFishery,是一家智能魚飼料制造商,通過提供智能喂養解決方案幫助農民更好地對其水產養殖池塘做出規劃。該公司利用數據驅動技術實現魚類生產和魚類行為的最后一英里數據收集,以應對飼養過程中面臨的風險管理、供應效率低下等挑戰。而 eFishery 的創始人 Gibran Huzaifah Asmi El Farizy 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的創新者:憑借其創建的 IoT 智能喂養解決方案,徹底改變了價值 94 億美元的印度尼西亞水產養殖市場。
在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醫療健康領域,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像澳大利亞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理事會(NHMRC)生物醫學研究員 Katharina Richter,她開發了幾種創新療法來對抗抗生素耐藥細菌。這些創新將成為對付超級細菌的重要武器,從而拯救生命;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與技術聯盟中心(SMART)生物系統與微力學(BioSyM)跨學科研究組高級博士后研究員 Bee Luan Khoo 則專注于為臨床實用而創新微流體設備,進行癌癥管理和評估。
在人類攻克疾病的道路上,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前行。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助理教授 John Ho 通過新的無線技術來啟用更小、更深的生物電子設備,從而治療棘手的疾病;新南威爾士大學機械與制造工程學院的 Majid Ebrahimi Warkiani 創新研發了用于癌癥治療的新型診斷和治療系統。